不少犯罪嫌疑人家属,在申请取保候审时,总是都会被需要提供肯定金额的保证金,用以确保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出来后,能遵纪守法地等候法院审判。但这个保证金是否应该交,该交多少,能否退等问题,犯罪嫌疑人家属通常都是不了解的,以致在需要交保证金的时候,产生了非常大的疑虑,甚至质疑,质疑这保证金的作用和去向。
取保候审要交保证金
现在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有两种方法,一是提供保证人,二是缴纳保证金,所以申请取保候审成功后,不可以提供适合的保证人或公安机关等需要缴纳保证金的,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应该缴纳保证金。
至于要缴纳多少保证金,法律上也是有规定的:
1、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1000元。
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情况,当地的经济进步水平等状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2、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
保证金的数额,应当依据当地的经济进步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情况与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风险性与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状况,综合考虑确定。
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导致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
对其他刑事犯罪,依据案件的不同状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应该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依据不相同种类型案件的性质、社会风险性,结合当地的经济进步水平,确定当地区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与需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审批的数额标准。
保证金应该退还
已经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所以假如被取保候审人(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都是应当退还的,申请人都可以需要收取保证金的公安机关退还相应的保证金。
事实上,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因为各地的经济进步水平不一,各地公安司法机关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也会不同。并且案件的性质不同、社会风险程度不同,所需要缴纳的保证金数额也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最妥当的就是直接咨询当地的公安司法机关,或者直接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有关保证金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