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诉讼时效
除人身伤害、不合格商品、租金、保管物纠纷为一年外,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不少人把诉讼时效理解为,某个债务过了诉讼时效债务人就不需要还了。这是不对的。假如债务经过诉讼时效,消灭的是胜诉权。即债权人仍有权利向法院提出起诉,债务人如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仍需归还借款。债权并不以诉讼时效消灭而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可以暂停、中断。
2、除斥期间
一般为1年,也有三个月的。经过除斥期间,消灭的为原权利,且不适用暂停、中断和延长。这个就比较狠了,即权利本身没了。如合同的撤销权,在得知合同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可以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3、诉讼或仲裁条约
看过不少合同,在争议条约里面写上「如发生争议,可向XX法院起诉,也可以向XX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种条约无效,只能选择其一。
4、举证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遵循「哪个倡导,哪个举证」的原则。彭宇案最大的问题,就是违反举证原则。
5、民事行为能力
孩子以前10岁才能打酱油,目前8岁就能了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推行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赞同、追认,但可以独立推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总则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推行民事法律行为。
6、名誉权
名誉权即公民获得社会正当评价的权利。如揭秘小偷身份,是不是侵犯其名誉权?不,由于小偷盗取别人财物,是被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小偷的社会评价减少是正当的——社会不可能允许出现「德高望重」的小偷。
7、隐私权
隐私权即公民对其私人特定的信息有不被别人知道的权利。仍然以小偷为例,公布其身份是不是侵犯其隐私?不,虽然对于小偷来讲,他一定不期望其他人了解他的身份,但对公众来讲知道其身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在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衡量上,法律更倾向于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8、劝酒侵权
喜欢喝酒的应该注意了,在酒桌上,其他人不胜酒力你仍然力劝导致他们人身损害的,你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9、大学生兼职
虽然大学生兼职不受劳动法保护,但不可以只看劳动法,劳动法只不过特别法,没劳动法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可以用。不是劳动关系可以是雇佣关系,用民法通则。不是雇佣关系,可以是合同关系,用合同法。不是合同关系,可以是侵权关系,用侵权责任法。保留好证据就是了。
10、诉讼成本和律师成本
诉讼成本和律师成本是不少人决定打官司前的第一道坎,假如你手中的证据确实充分,其实大可不必担忧。法院收取的诉讼成本由败诉一方承担。而律师成本作为你达成债权的成本,同样可以需要他们承担。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